广发体育



              新闻中心

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: 首页 >  新闻中心 > 公司新闻

              环水先锋 | 攻坚克难 ,不驰于空想——记实业公司总经理助理 、生产管理部经理廖广纯


              “管材规格必须控制在尺寸允许的偏差范围内,绝不能让残次品流向市场。”在PCCP管成品堆场区,汗水流过脸颊 ,浸透了廖广纯的衣衫,但他全然不顾 ,一边核对管材抽检质量数据,一边叮嘱身旁的员工。

              廖广纯是环保水务集团直属企业实业公司总经理助理、生产管理部经理,自入职以来,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的任务,为公司员工树立了榜样,2022、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广发体育实业公司“优秀员工”,并被评为环保水务集团2022-2023年度明星导师 ,2024年被认定为南宁市E类高层次人才。

              廖广纯正在工作


              一种生产模式,将想法变为现实

              环保水务设备生产制造是环保水务集团三大主业之一 ,也是实业公司转型升级、拓展延伸水务产业链的“主引擎”。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,公司正在开展PCCP管、螺旋钢管等管材产品的前期策划和筹备工作。

              如何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?是摆在公司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。怎么办?通过多次调研内外部市场、考察产业链上下游、分析产品商业模式,一个“借力”的想法,在廖广纯的脑海中诞生 :以自创品牌、代工生产模式推进PCCP管道及螺旋钢管的生产 ,利用自有品牌的影响力,进一步拓展产品线,增加企业的利润 。

              事虽难,做则必成。仅一年时间,这一想法变为现实 ,上林县象山工业园的PCCP管生产基地在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,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,管道摆放井然有序,管道生产从DN1600向DN3200大口径迈进 ,从单一产品向生产PCCP专用顶管、钢制管配件和螺旋钢管的多元化代工生产迈进。

              截至目前,实业公司PCCP管材产品累计生产供货约53公里,实现产值超1亿元;螺旋钢管产品累计生产供货约18公里,实现产值超 4000万元 。

              一个产品难题,将单点创新变为集群创新

              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。自主品牌产品的技术积累不够,产品品质和性能优势不明显,是摆在公司对外拓展市场道路上的最大难题 。为了加快公司技术发展和进步,廖广纯以市场为导向,积极开展科技创新。

              市面上,PCCP管在应用中会出现管道裂纹和重量大等问题,通过调研发现,受传统混凝土凝结固化时间较长影响的施工和养护是主要原因。因此,廖广纯创新提出使用地质聚合物材料替代水泥,反复实验分析找出合适的配比和养护条件 ,有效提升PCCP管的抗裂性能 、降低管材重量 ,方便管材运输和施工安装 。同时,他作为第一发明人还成功改善了PCCP管生产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落料不均匀 、插口封边效率不高的问题,极大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。

              智能水表是推进智慧水务建设的关键 。从项目立项,新问题不断涌现,开发团队见招拆招,推动物联网水表(阀控/非阀控)和超声波水表3款试制样机最终通过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水表型式评价实验室检定 。

              “路都是走出来的,不懂的就要多想多问多试 ,没有人是天生就会的” ,廖广纯经常跟团队成员说 。

              奋力攻关 ,不鹜虚声。截至目前 ,廖广纯带领团队共获得授权自主品牌产品相关实用新型专利7项 ,软件著作权2项 ,公司自主品牌NB-Iot物联网水表 、超声波水表等3种水表产品获得国家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,实现自主品牌智能水表突破。

              廖广纯检查堆场管材外观质量

              一份师徒协议,将单兵作战变为团队协作

              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、可持续发展能力。一个团队的强大不仅仅来自于技术的积累,更需要新生力量成长为支撑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
              2023年3月,针对PCCP大口径管生产线试生产的第一批下线的DN1800管材内壁出现了孔洞 、擦蹭、蜂窝麻面等问题。廖广纯立即带领徒弟在生产线上练 ,在实验室里学 ,着手对人机料法环每一环节排查 、优化 ,规范人员施工操作、改善混凝土配合比、优化振捣方式......对“症”施策,逐条改进,大口径管生产线内壁质量问题逐步解决 ;“面对面”传授,“手把手”教导,徒弟的业务能力也得到提升 。

              “我从师父身上不仅学到了PCCP管制作工艺等专业知识,还学到了很多的实用的工作方法和技巧,更重要的是师父开拓创新、奋勇当先的精神,就像是一束光,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,我也会逐光奔跑,向光而行 ,最终成长为照亮别人的那束光 。”韦尔娜说道。

              在廖广纯的悉心指导下,刚从学校毕业的徒弟韦尔娜逐渐掌握岗位知识,筑牢岗位基础 ,经过一年的培养 ,已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。

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路在脚下 ,心怀远方 。廖广纯恪尽职守,一步一个脚印 ,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 ,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困难工作。他用实际行动谱写着“踏浪前行风正劲”的青春华章 ,用勤勉敬业诠释着“不负韶华争朝夕”的人生信条。

              (通讯员:宋先红、甘泳琦/文、宋先红/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XML地图